2021-01-29 11:02:24
浏览:
1)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灭火设计浓度不应小于灭火浓度的1.3倍,惰化设计浓度不应小于惰化浓度的1.1倍。
2)固体表面火灾的灭火浓度为5.8%,其他灭火浓度可按《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》(GB 50370—2005)附录A中表A-1的规定取值,惰化浓度可按附录A中表A-2的规定取值。附录A中未列出的,应经试验确定。
3)图书、档案、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,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%。
4)油浸变压器室、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,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9%。
5)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,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%。
6)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设计浓度的1.1倍。
7)在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,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;在其他防护区,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10s。
8)灭火浸渍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:
① 木材、纸张、织物等固体表面火灾,宜采用20min。
② 通讯机房、电子计算机房内的电气设备火灾,应采用5min。
③ 其他固体表面火灾,宜采用10min。
④ 气体和液体火灾,不应小于1min。
9)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应采用氮气增压输送。氮气的含水量不应大于0.006%。
储存容器的增压压力宜分为三级,并应符合下列规定:
① 一级 2.5 0.1MPa(表压)。
② 二级 4.2 0.1MPa(表压)。
③ 三级 5.6 0.1MPa(表压)。
10)七氟丙烷单位容积的充装量应符合下列规定:
① 一级增压储存容器,不应大于1120kg/m3。
② 二级增压焊接结构储存容器,不应大于950kg/m3。
③ 二级增压无缝结构储存容器,不应大于1120kg/m3。
④ 三级增压储存容器,不应大于1080kg/m3。
11)管网的管道内容积,不应大于流经该管网的七氟丙烷储存量体积的80%。
12)管网布置宜设计为均衡系统,并应符合下列规定:
① 喷头设计流量应相等。
② 管网的1分流点至各喷头的管道阻力损失,其相互间的zui大差值不应大于20%。
13)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和系统灭火剂储存量,应符合下列规定:
① 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,应按下式计算。
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
式中 W——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(kg);
C1——灭火设计浓度或惰化设计浓度(%);
S——灭火剂过热蒸气在101kPa大气压和防护区zui低环境温度下的质量体积(m3/kg);
V——防护区净容积(m3);
K——海拔高度修正系数。
② 灭火剂过热蒸气在101kPa大气压和防护区zui低环境温度下的质量体积,应按下式计算。
S=0.1269 0.000513·T
式中 T——防护区zui低环境温度(℃)。
③ 系统灭火剂储存量应按下式计算。
W0=W ΔW1 ΔW2
式中 W0——系统灭火剂储存量(kg);
ΔW1——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(kg);
ΔW2——管道内的灭火剂剩余量(kg)。
④ 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剩余量,可按储存容器内引升管管口以下的容器容积换算。⑤ 均衡管网和只含一个封闭空间的非均衡管网,其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均可不计。
防护区中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封闭空间的非均衡管网,其管网内的灭火剂剩余量,可按各支管与zui短支管之间长度差值的容积量计算。
14)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喷头工作压力(Pc)的计算结果,应符合下列规定:
① 一级增压储存容器的系统Pc≥0.6(MPa,绝dui压力)。
二级增压储存容器的系统Pc≥0.7(MPa,绝dui压力)。
三级增压储存容器的系统Pc≥0.8(MPa,绝dui压力)。
② Pc≥Pm/2(MPa,绝dui压力)。(Pm为过程中点时储存容器内压力)
15)喷头的实际孔口面积,应经试验确定,喷头规格应符合《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》(GB 50370—2005)附录D的规定。
七氟丙烷对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=0,温室效应潜能值GWP=0.6,无du性反应含量NOAEL=9%,大气中存留寿命ALT=31年,shu灭火设计基本含量C=8%,具有良好的清洁性、气相电绝缘性和物理性能,为目前较好的哈龙替代物。
七氟丙烷气体火火系统的适用场所包括:人员常驻的区域、储存贵重设备和重要资料档案的场所、防护电器设备必须采用非导电性的灭火剂的场所、不能导致水渍损失或其他污染的场所等。系统典型的防护设施包括:电子计算机房、通信设施、资料处理及储存中心、电信电话交换机房、洁净室、编程室、紧急电力供应设施、博物馆及艺术馆、图书馆、昂贵的医疗设施等。
新闻资讯 / INFORMANTION
热门推荐 / RECOMMEND
热门资讯 / INFORMATION